充满魅力的贵南藏绣

发布:2011-10-30 20:27:12  来源:哈尔滨百姓网-收集整理  浏览次  编辑:佚名

  当记者来到贵南藏绣产业开发中心时,只见百余名农家女手中彩线飞舞,精心绘制着一幅幅色彩艳丽、富有浓郁藏族风情的刺绣。

  “远看一幅画,近看是丝线”,这便是贵南藏绣。

  贵南藏绣,又称贵南“针线”,是贵南地区藏、汉等民族妇女以藏族装饰图案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刺绣技艺,过去主要用于民族服饰上,深“藏”于农家大院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们对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需求远远超过机械生产的艺术产品,民族民间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,这就为藏绣走出农家,推向市场提供了机遇和平台。

  去年10月,贵南县组织有关人员到苏州、杭州、上海及黄南、西宁等地的刺绣市场考察,在有“中国刺绣之乡”之称的苏州吴县镇湖镇了解到,全镇90%以上人口以刺绣为生,每年绣品收入高达4亿元。更有业内人士预测,刺绣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消费品,必将受到更多人们的关注和喜爱,市场前景非常广阔。如果将藏绣向产业化发展,必将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,也可以成为展示贵南的一张“金名片”。但是,贵南藏绣作为一种民族民间文化资源,一直以来存在资源比较分散、做工无序、内容单一的问题。要想将其做大做强,就要在切实了解旅游业市场行情的基础上,借鉴苏绣和热贡艺术的成功经验,积极开发和引导,走产业化发展之路。并且要在形式、内容、风格等方面创新,生产独具特色的艺术产品,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。

  为此,贵南县今年3月份成立了“贵南民间藏绣产业开发中心”,专门负责贵南地区藏绣的研究、开发工作,通过大力开展藏绣技术培训,规范制作工艺,推广藏绣技术,中心已举办培训班13期、220多人参加了培训,目前,全县有300多人从事藏绣产品的制作。同时,中心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,引进现代设计、制作、烫熨及装裱等手法,创新制作方法和内容风格,制作各种壁挂、纪念物等艺术品和门帘、服饰等实用品,力求艺术观赏价值和日常实用价值的统一。此外,综合以内容丰富、形象逼真而著称的茫曲镇汉族刺绣及做工细致、色彩艳丽而著称的沙沟乡藏族刺绣两种体系特征,因势利导,让茫曲镇刺绣借鉴江南刺绣工艺、沙沟乡刺绣和热贡艺术手法和工艺,艺术风格力求突出贵南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,这使贵南藏绣既具有传统艺术特色又富有现代文化内涵。由于贵南藏绣做工精细、线条流畅、主题突出、风格独特,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特色,自今年年初进入北京、拉萨等市场后,产品一直供不应求。

  为了让贵南藏绣上档次、提高产量,贵南县采取了“协会+农户”的生产模式,中心用购置的各种现代设备,对产品提供统一设计、配线、装裱、包装及销售一条龙的服务。藏绣艺人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图案并与中心签订合同后,在自家按要求制作,中心专业人员全程指导,做完交到中心,并当场付款。由于服务到位、价格优惠,充分调动了藏绣艺人的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,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妇女,以及城镇下岗女工加入进来。

  在茫曲镇沙拉村刘玉芬家中,正忙着绣一幅“四瑞和谐图”的她说,这一幅图可以在一个月内完成,完成后就可以拿到500元钱。站在一旁的丈夫“无奈”地说:“现在,老婆每月挣得比我多多了,看来这个家以后该由她当了。”正在家中忙活的下岗女工桑措说,她绣的那幅60×40厘米的藏绣,大概40天可以完工,到时可以拿到800元钱,过去上班时一个月也只不过拿个三四百元,而且还特别忙。现在,不但钱挣多了,还可以顾及家里和孩子,这活很适合她。

  贵南藏绣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多杰说:“从市场行情看,藏绣产品的价格还在继续上涨,现在,产品还没有出来就已经被预订了。为此,县上确定了将贵南藏绣向‘三高'(高质量、高品位、高档次)和‘三化'(市场化、产业化、特色化)方向发展,并且通过整合各乡镇的传统刺绣资源,打造统一的贵南藏绣品牌,将其打入全省乃至全国工艺美术品市场和旅游产品市场。”(来源:青海日报 作者:姜海军)

  记者印象:贵南县根据当地的民族特色和优势资源,创新思路,积极寻求新发展,他们将零星分散的“文化中心户”聚集起来,组成“文化产业大院”,把个体优势转化成整体优势,使“文化产业大院”一方面成为农牧民相互交流、学习技艺的平台,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藏绣这一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基地,使得古老的文化绽放出新的魅力,同时,又为农牧民开辟了一条增收的好路子。

  全省各地“文化中心户”不少,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伟大实践中,发挥各类“文化中心户”的整体效应,贵南县的做法值得借鉴。

相关文章

哈尔滨百姓网推广链接[一]
哈尔滨百姓网推广链接[二]
关于我们 | 广告投放 | 用户帮助 | 用户注册 | 留言反馈 | 网站建设 | 网站地图
Copyright Reserved 2008-2009 0451bx.cn 哈尔滨百姓网 版权所有
黑ICP备08101926号  我要啦免费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