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邮票”为何不吃香

发布:2011-11-1 18:05:24  来源:哈尔滨百姓网-收集整理  浏览次  编辑:佚名
无论是设计、还是它的稀有性,老邮票中都不乏值得收藏的品种。但大家都忙着炒新,无奈老票只能待字闺中。

    在20世纪新中国发行的各时期邮票中,属于精品的只有3个时期:第一个精品鼎盛期为上个世纪60年代初,以《梅兰芳》、《黄山》、《牡丹》、《蝴蝶》、《菊花》、《金鱼》等为代表的老纪特邮票,目前已成了新中国邮票的佳作和强势品种;而后两个鼎盛时期均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,属于JT邮票板块,其中1979年至1984年为第二个精品鼎盛时期,主要的代表邮品除了《庚申年》邮票外,还包括《齐白石》、《京剧脸谱》、《风筝》、《童话-咕咚》、《桂林山水》、《荷花》、《红楼梦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留园》、《庐山》和《中国古代科学家(三)》等设计精美、题材脍炙人口的邮票;在两年的沉寂之后,从1986年开始又出现了第三个精品鼎盛期,其中《水浒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敦煌壁画》、《徐霞客》、《猛禽》和《风筝(二)》等邮票脱颖而出。

  但为什么近年来“老票”在市场上不吃香了呢?为此,笔者对涵盖两个精品时期的JT邮票近10年来的走势进行客观分析,可以明确地发现,1998年是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,过去一直笑傲市场的JT邮票出现了明显的回落走势,且这种回落走势具有两方面的因素,其一是对1997年邮市高峰时将JT邮票价格推向巅峰的价格泡沫进行合理回调,这种表现属于正常范畴,根据比价效应分析,到2000年已基本调整到位;其二是随着1998年的邮电分家,邮政为了扭亏为盈,开始大量抛售库存邮票,尤其是市值较高、市场形象颇佳的JT邮票成为不少集邮公司出货的主要对象,这种表现在2000年之后尤为明显,当大量编年邮票跌得惨不忍睹之机,JT邮票成为其后3年市场抛售的主流品种,以至于目前大量的JT邮票价格已令市场人士不敢面对,部分品种与1997年高峰时相比,跌幅已超过了70%,过去市场的强势风采恍若烟云,沉寂是不言而喻的,价格严重超跌现象十分严重,个别品种的市价已重回10年前价位。如此惨跌对于经过两次大行情洗礼之后的JT邮票而言,如果按照市场正常的发展规律判断,在1995年的价位应该存在着极强的支撑,可惜这种支撑在2001年中级反弹之后被无情地打破,大量票源从一级市场源源而出,以至于JT邮票在近年的下跌中屡破以往的强支撑位,已不能用市场的循环表现来解释。

  从近3年来JT邮票的市场货源情况看,不少成版的早中期JT邮票和整合的小型张都能够看到。笔者自1979年开始集邮,并在市场上浸润25年,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根本就看不到市场有整盒的小型张交易,但现在《红楼梦》、《长城》等小型张都能够看到整盒的,《庚申年》邮票整版连号的都曾出现,这在20年前几乎是不敢想像的事情,即使在1997年邮市高峰期,一个整版的《庚申年》往往也成为拍卖会的点睛对象,但现在却成为市场交易的品种了。这种批量货源哪里来,投资者没有!

  结合“文”字邮票和编号邮票,也有大量整版货源在市场上出现,价格同样苦涩下挫的表现,可以看出这些年来的“老票”下跌明显具有非理性因素,且在短短3年至5年的时间内,已将JT邮票20多年来树立的良好市场形象毁灭,极大地挫伤了老集邮者的信心,邮票增值保值的固有思维被无情击碎,也是酿成大量集邮者脱离集邮队伍的重要因素。

  不过,对于集藏领域而言,是金子永远存在着发光的机会。目前的邮市投机氛围浓烈,各种新邮成了风光八面的主流品种,但这是一种炒作行为,虽然在短时间内还会大行其道,却不会很长久,至少世界上炒作新邮的市场惟中国最甚。基于此因,以集藏为主流的市场毕竟会再现,“老票”目前的尴尬处境在投机氛围消失之后,将重新出现价值回归,那种“老”不如新的市场格局,终究不是集藏品市场发展的道路,有志于集藏“老票”的朋友,不妨趁近几年“老票”价格走低之际,适时拾遗补缺。

相关文章

哈尔滨百姓网推广链接[一]
哈尔滨百姓网推广链接[二]
关于我们 | 广告投放 | 用户帮助 | 用户注册 | 留言反馈 | 网站建设 | 网站地图
Copyright Reserved 2008-2009 0451bx.cn 哈尔滨百姓网 版权所有
黑ICP备08101926号  我要啦免费统计